3月3日,来自河南的“奶茶巨头”蜜雪冰城成功在港交所上市,证券名称为“蜜雪集团”,代码为“02097”。上市首日,开盘价高达262港元/股,总市值达到了987.9亿港元,涨幅接近30%。盘中股价震荡走高,市值突破了1000亿港元。
据了解,蜜雪冰城的创始人为张红超,出生于1978年,河南开封人。他在郑州上的大学,大学期间,他就开了一家冷饮店,取名“寒流刨冰”,这也是蜜雪冰城的前身。不过当时的生意一般般,于是就在大学毕业后到合肥创业了,主要卖糖葫芦。
但是糖葫芦也并不好卖,合肥创业失败之后,张红超就在1999年回到郑州重新开起了刨冰店,取名为“蜜雪冰城”。
按照剧情,蜜雪冰城是不是开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了?实际上并没有,在接下来的4年内,公司赶上了郑州的城市改造过程,店铺倒闭了三次,拆迁了四次。这种打击一般人恐怕受不了,毕竟总是失败,这谁还愿意干呢?
张红超在2003年将蜜雪冰城变成了一个家常菜馆,难道蜜雪冰城要往饭店方向发展了吗?
也并没有,公司的转折点出现在了2005年,张红超研制出了1元一个的蛋筒冰淇淋。这样的价格虽然不算特别便宜,但是跟那些大品牌相比,这样的价格很具有性价比,也成了很多学生的最爱。
从此公司开始一发不可收拾,蜜雪冰城开了一家又一家。2007年,公司已不再自己开店,而是开放了加盟,开始更加快速的发展阶段。
2013年,公司的另一个爆品出现了,那就是冰鲜柠檬水,价格跟同行比,又是“白菜价”,性价比再一次凸显。
之后,公司就开始在品牌和供应链上下功夫。2021年,公司做了A轮融资,融资金额达到了20亿元,公司估值为200亿元。美团龙珠和高瓴创投领投,CPE源峰跟投。按照今天的市值来看,这些投资机构浮盈近400%。
在有了机构的20亿元之后,蜜雪冰城也开始了飞速开店阶段,不管是一线城市,还是五线城市,甚至是乡镇,我们都可能会看到蜜雪冰城的身影。甚至很多人到东南亚国家也能看到蜜雪冰城的身影。
除了蜜雪冰城这个品牌以外,它还开拓出了幸运咖这个咖啡品牌,主要希望与瑞幸咖啡、库迪咖啡抢占咖啡市场,目前门店也有数千家。
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,截至2024年9月底,公司总的加盟店铺超过了45000家(包括蜜雪冰城、幸运咖以及集团其他门店)。如果按照门店数量计算,蜜雪集团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现制饮品公司。如果按照2023年的出杯量计算,公司是国内第一,全球第二的现制饮品公司。
公司2021年-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103.51亿元、135.76亿元、203.2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19.12亿元、20.13亿元、31.87亿元。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的营收为186.6亿元,净利润已达到了34.91亿元,比2023年全年还要多。
不得不说,蜜雪冰城真是一家“印钞机”,虽然产品的价格实惠公道,但是公司凭借着自己发达的供应链,那是真赚钱。
截至目前,公司的员工数量为6853人,也算是河南一家相当大的集团公司了。
由于蜜雪冰城是奶茶行业毫无争议的老大,公司上市的时候很多投资者都在申购,公司募资34.55亿港元。但是却有1.82万亿港元参与了申购,超过了快手的1.26万亿港元冻资的快手,成为了港股新晋的“冻资王”。
目前,港股一共有四家奶茶品牌上市公司。奈雪的茶上市最早,目前市值为33.64亿港元。茶百道在2024年上市,目前市值为143.5亿港元。古茗是在2025年2月12日上市的,比蜜雪冰城早了一点点,目前市值为263亿港元。
如果我们拿蜜雪冰城1000亿港元来计算,那么一个蜜雪冰城约等于30个奈雪的茶,7个茶百道,4个古茗。蜜雪冰城龙头表现明显。
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,用并购思维与重组模式融合,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!
在新商业的世界里,没有被淘汰的行业,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,现在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“并购与重组”上。